什么是补气的中药?中医认为,气是人体所有生理功能的动力。饮食疗法是补气的最佳方法,那么补气的中药有哪些呢?以下是一些补气的中药。让我们看看。
补气的中药有哪些?
在中医中,气是指生命的存在和动力。血气方刚是指一个人过度的气引起的冲动和易怒的个性体质。适当的气对人的生命仍然是必要的。因为它的存在对人体的各个内脏都起着适当的保护作用。可以说,有了适当的气体,人们就充满了活力。以下中药可以补充气:
1、人参
这是最重要、最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,味甘、微苦、性微温、功能大补活力、益智安神,是补益保健的好产品。具有补益强身、抗衰老的功效。适用于久病体虚、心悸、肢冷、气短、虚脱、心力衰竭、神经衰弱等疾病,提高免疫功能,促进疾病康复。
2、黄芪
黄芪性微温,味甘,功能补气升阳,益气固表,托毒生肌,利水退肿,适用于自汗,盗汗,血痹,浮肿,痛疽不溃,内伤劳倦,脾虚泻泄,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。但有高热、大渴、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。
3、西洋参
西洋参,又称花旗参,是一种很好的保健产品。任何想用人参却不耐人参的温度的人都可以用。西洋参味甘微苦,具有补气养阴、清火生津的功能。适用于肺虚、咳嗽、久咳、哮喘、咯血、肺痿音等症状。活动激烈后疲劳乏力、出汗虚脱者服用良好。
4、党参
党参能补中益气、生津养血,常用于乏力、气短、心悸、食少、大便疏松、气津两伤口渴、气血两虚面色萎黄、头晕等疾病,以及病后体虚、营养不良。
5、太子参
王子补肺健脾,益气生津,可用于食物少、倦怠、儿童瘦弱;肺虚咳嗽、自汗心悸、津液不足口渴、病后气阴两虚。
6、白术
白术补气健脾、燥湿利水、止汗安胎,可用于食物少、大便松弛、疲劳、自汗;痰饮水、水肿停滞;妊娠脾虚、胎气不安、足肿等疾病。
7、甘草
中医认为,其性平、味甘、功能健脾、缓急止痛、润肺止咳、解毒、调和药物适用于脾胃虚弱、腹痛、咳嗽、心悸、溃疡肿胀、中毒等疾病。
以下还推荐几种中医补气食疗方法供参考。
中医补气食疗方
1、补气健脾活血补血糖枣荔圆
枣、龙眼、荔枝各50克三七粉5克食糖过量。将枣放入砂锅中,加水过量煮沸,小火炖5分钟,然后加入其他东西煮沸,用小火炖10分钟,加入食糖均匀。每天吃一次太热的食物。
2、健脾益胃-参枣米饭
党参10克红枣20个糯米250克白糖50克。将党参和红枣浸泡半小时,取出汤,用糯米蒸熟,将红枣放在上面,然后用白糖将汤煎成粘汁,倒在红枣饭上。作为主食。
3、补气润肠通便-麻仁栗子蛋糕
火麻仁10克芝麻5克栗子粉50克玉米粉50克。将火麻仁和芝麻与栗子粉、玉米粉和过量红糖混合,用水合面蒸成蛋糕。吃零食。
4、补气养血-黄芪阿胶粥
黄芪15克阿胶10克粳米30克。黄芪水煎取汁,用药汁煮粳米,将粥融入粥中。补气养血。每天服用一次。
5、补气健脾利水消肿
生黄芪和薏米各30克红豆15克鸡内金末9克金橘饼2个糯米30克。黄芪加水煮20分钟去渣,加薏米和红豆煮30分钟,最后加鸡内金末和糯米粥。每天吃一剂两次,每次吃一个金橘饼。连续服用2-3个月。
以上是一些补气的中药和食疗方剂。如果你需要补气,试试。